诸葛亮北伐取得什么战果 诸葛亮北伐真的正确吗
诸葛亮北伐取得什么战果
跟大家分享诸葛亮北伐真的正确吗和诸葛亮北伐取得什么战果的生活小经验,接下来领啦网带大家一起了解。
越是出名的人,越是难以得到客观的评价。
比如诸葛亮。
后世出于感性,或将诸葛亮北伐贬到一文不值,或将其捧到神乎其神,即便是想要客观描述也难免摆脱“辩论”情绪的干扰,有所失真。
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战果就摆在那里,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历次北伐战果
诸葛亮一共5次主动北伐,外加上一次防守反击,一共6次。
1、第一次北伐:迁西县人民千余家回汉中。
228年春,诸葛亮首伐中原。
诸葛亮令赵云、邓芝率偏师佯走箕谷,扬言出斜谷,吸引关中魏军;自率大军出汉中西北,出祁山,欲以一部分兵力切断关陇通道,以便攻取陇右。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失街亭,计划全部破产,诸葛亮败归。
此战,原本相应诸葛亮的天水、南安、***三郡也复归魏国。
唯一的战果是,迁徙了西县人民千余家回到汉中。
千余家,以一家五口计,人口不过5000人。
显然,这样的成果是交不了差的,首次北伐是无可争议的败仗。
2、第二次北伐:斩王双。
当年冬十二月,诸葛亮再率军数万,围攻陈仓。
但是,魏军曹真已经提前预料到诸葛亮必出陈仓,提前安排了郝昭守城。
诸葛亮(J)用尽各种办法,围攻二十余日,粮尽退兵。
退军时,诸葛亮军设伏杀了追击的魏骑兵将领王双。
小说将王双描写成与魏延等驾齐驱的超级猛将,以斩杀王双作为此次北伐的“遮羞布”。
其实,王双并不算什么名将。
王双上一次出现在史册是6年前的濡须之战。
当时,魏三道伐吴时,中路曹仁派常雕督王双等人进攻朱桓,大败。
当时的王双受曹仁部将常雕节制,是曹仁部将下面的部将,地位可想而知。
6年间,王双没有大功,不可能获得太大的提拔。
因此,斩杀王双,也不是特别拿得出手的战果,二次北伐仍是无可争议的败仗。
3、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
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进攻武都、阴平。
郭淮率军企图反击陈式,被诸葛亮军所阻,陈式顺利夺取武都、阴平。
尽管武都、阴平,早在曹操时期就已经迁走了5万余落氐人,已经事实上处于半放弃状态,但二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夺取这两郡的意义仍然不应低估。
此战后,诸葛亮调整了汉中防御,将丞相府后移,并在前方增筑了汉、乐两城,形成犄角之实,建立了更稳固的防御体系。
此战目标有限,规模不大,但是诸葛亮北伐中少有的无可争议的胜仗。
4、阳豁反击战:大败费曜、郭淮
230年秋,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数道并进,会攻汉中。
诸葛亮一面部署防御,一面令魏延、吴懿两进凉州羌中,外线出击,牵制魏军。
魏延等人一路深入,在羌中联结诸戎,在阳豁大败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获胜后回到汉中。
这次反击战,虽然没有夺取城池,但魏延大败郭淮等魏军名将,树立了与魏军野战的信心(前两次北伐,蜀军只敢趁虚而进,不敢与魏军野战),并削弱了魏在雍凉的地方驻军,也配合了汉中防御战,是一次胜利。
5、第四次北伐:破郭淮、卤城之战、杀张郃。
231年二月,诸葛亮再出祁山。
此战前,曹真去世,司马懿被调来,成为诸葛亮的新对手。
诸葛亮先是打破费曜、郭淮,割上邽小麦,后在遇到司马懿后主动退往祁山,以调动司马懿。
司马懿一路跟随,不敢进攻。但是,初来乍到,威信未立的司马懿,奈不住诸将“怯懦”的指责,还是发起主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