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县令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县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小编为大家讲一讲县令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和县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的内容,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真知堂国学馆:最近宋朝的电视剧开始热播,最热的莫过于赵丽颖主演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
、电视剧中盛明兰的父亲不过是五品官员,却享受了超大级别的住宅,如果不是编剧主导,还真是让人艳羡。
说正题,北宋时期的知县和县令到底有何区别?为什么真知堂说北宋知县权力极大呢?这一篇,带你深入了解县长这个职位的来龙去脉。
县长,县令的由来
真知堂国学馆:县,是我国的省、市、县三级行政单位的一级,其主管官员称县长。
县在中国古代史上,多和郡连称为“郡县”。郡县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来的。但县却不是秦国的创举,而是楚国为先。
《左传》杜预注曰:“楚灭九国为县。”
《左传 宣公十一年》记载:“楚子入陈杀夏徵舒,因县陈。”
真知堂按:楚子就是楚国国君,因其爵位为子爵,所以称为楚子。
楚国把县官称为尹,县尹又称县公。
《左传 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注:楚诸县尹皆称公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人口过万户的大县,长官称为县令。不足万户者,被称为县长。这种区别的称号一直沿用到了唐代之前。
真知堂国学馆:楚国灭一国设为一县,为了表示对周王朝的蔑视,楚国放弃周朝所封的子爵,自称为王或“敖”,“不与中国之号令”。楚君既然为王,那么楚国灭一国设立的一县之县长。称为县公,也就理所当然了。
秦末农民(Z-Z),刘邦自立为沛县之长,号称沛公,就是这么来的。它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称号,而不是秦朝(Z-F)所制定的县令或县长称号。
县令和县长孰大孰小,一目了然。那么,知县和县令、县长又有何不同呢?往下看。
知县和县令的不同
真知堂国学馆:知县,最早是唐代出现的官职。
唐代把县里因县长暂缺,由本县其他官员(D-L)县长称为“知县 事”,简称“知县”。唐代的知县,就是(D-L)县长。
到了北宋时期,知县就和县令一样,成为了县一级的主要官员。不同的是,此时的知县不再是(D-L)县长,而是特指朝廷任命朝官到地方兼领一县之长,
“诸县事务要剧者,以京朝官出任知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如当地驻有戍兵,知县还并兼任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
《宋史.职官志》载:“县令 ,建隆元年。。。.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
到了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时期则以知县为一县的最高长官。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唐代的知县就是(D-L)县令(长),宋代的知县和县令同级,但实际上权力一般大于县令。原因无他,知县都是朝廷指派的朝官所兼任的。
北宋知县权力巨大
真知堂国学馆:北宋早期的知县权力非常大。他不但掌握了地方上的行政权,司法权,还掌握军权。
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兼法院院长兼当地军事最高长官。这就不得了了。
《甘肃通志》载:“宋罢藩镇,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县令若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
真知堂按:兵马都监是五代十国时期设立的重要武官。北宋建立后,皇帝设立了"行营兵马都监",为行军出征之一军或方面的副统帅,
兵马监押和兵马都监性质差不多,宋真宗时期,省去行营二字,河东诸州军有二员者省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