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明朝大才子解缙为何被杀(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5:48 来源:领啦网
导读: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解缙) 本朝太祖朱元璋曾亲自接见过解缙,对他十分器重,并且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明史》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解缙)

本朝太祖朱元璋曾亲自接见过解缙,对他十分器重,并且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明史》

你和我虽是君臣,但我非常赏识你,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仅仅是君臣,更情同父子,所以你更要对我知无不言。

皇帝都拿自己当亲儿子了,这位殊荣,放眼整个大明朝,很有可能是独一份了。

太顺了,实在是太顺了。

考试就中举,中举就当官,当官就被皇帝器重。

相比那些多年怀才不遇的同时期官员,例如黄淮、杨士奇、吴溥等人,解缙简直可以说是天选之子。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解缙在文化水平上的造诣,的确了得。

治国安邦,谈论国事,他不在话下。

吟诗作曲,操弄文学,他更加擅长。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臣子,很难不得到皇帝的器重。

但皇帝的话,是要细细琢磨的。

朱元璋曾经拍着胸脯告诉解缙,咱俩关系好,有话你就说。

这是啥意思呢?

要分两方面看。

一方面,皇帝的确是十分欣赏解缙的才学,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堪国家大用。

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的是,朱元璋同志的身边并不缺少说话的人。

或者说,并不缺少文臣。

刘基、李善长、周德兴、胡惟庸,这些同样富有才学,能说会道的文臣们皇帝尚且弃如敝履,杀掉的杀掉,辞退的辞退,皇帝何必如此中意一个小小的解缙呢?

所以我认为,皇帝表面上是让解缙多和自己沟通,多进言上疏,但实际上,是在告诫解缙要管好自己的嘴。

朱元璋不是唐太宗,他没有太宗皇帝那种从谏如流的气度,作为开国皇帝,日日操劳国事已经让皇帝十分疲惫,他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再去听一班文臣们整天在他耳边絮絮叨叨了。

朱元璋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唐太宗,但解缙却把自己当成魏征了。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明太祖朱元璋)

皇帝找解缙谈完话的第二天,解缙就上表了一封长达数万字的奏折,痛陈利弊,直言不讳的指责皇帝的过失。

不久,解缙又上《太平十策》,针砭时弊,希望皇帝可以总结经验,修德政,搞改革,发展国力民生。

没两天,解缙又上了一封《论袁泰奸黠状》,指责当时的御史袁泰藐视朝纲,贪污腐败。

可以这么说,如果朱元璋同志有手机的话,那自从他把手机号码告诉解缙之后,他每天收到解缙的短信数量都是99+。

朱元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给你手机号是为了方便咱们联系,而不是让你借机来骚扰我的。

于是朱元璋找来解缙的父亲,说了这么一句话:

“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明史》

皇帝告诉解缙的父亲,你儿子吧,心浮气躁,实在是太烦人了,年轻人爱出风头我可以理解,但他现在这种情况,实在是很难在朝廷里混下去啊,所以你就先把儿子领回去,让他在家潜心沉淀十年,到时候再来朝廷,我一定委以重任。

结果就这样,解缙同志稀里糊涂地就下岗了。

解缙实在不明白,明明是皇帝让自己多多进言,多多表现,怎么现在反而变成了自己爱出风头了呢?

但皇帝让你下岗,你只能下岗。

解缙同志离开了京师,回到了江西老家。

君臣彼此都不知道,这次匆匆的告别,却是人生中的最后一面。

皇帝和解缙定下了十年之后再相会的约定,但老朱同志没等活到十年,就龙驭上宾,领了便当。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一代传奇帝王朱元璋**,时年七十一岁。

老皇帝死了,新上台的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

(建文帝朱允炆)

虽然建文皇帝从小就受儒学文化熏陶,十分尊敬天下的文人士子,但当时的皇帝,身边并不缺少什么绝代才子,当世大儒。

齐泰、方孝孺、黄子澄这样的博学人士已经足够皇帝使用,所以解缙并不在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段时间,是解缙人生的低潮期。

他在偏远的甘肃做过看守城门的卫吏,在清冷的翰林院当过待诏,十年人生如意,十年困顿难当,解缙同志可以说是饱尝了世间变化。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靖难之役,可能解缙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此消沉,成为史书上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

但命运,似乎再一次地选中了他。

燕王朱棣从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一路高歌猛进,越平原,过长江,直打到南京城下。

大家心里都很有数,建文朝廷要凉了。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解缙和朝廷里的几位同僚们连夜举行了一场聚会。

参会的人员有,翰林陪读胡广,翰林待诏解缙,翰林编修吴溥,翰林学士王艮。

大家开会的主题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同朝为官,现在建文朝廷要完蛋了,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出路。

会议一开始,胡广、解缙、吴溥慷慨激昂,表示要誓死追随建文帝,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只有王艮同志一言不发,只是暗自流泪。

于是大家在嘲笑了一番王艮不太爱国,很没气节之后,各自散会,各谋生路。

事实证明,满口道义者,最不可信,一语不发,乃为忠良。

胡广、吴溥在南京城破时双双投降,归顺了永乐皇帝,而我们的主人公解缙更是没等破城,提前一天就收拾行李投奔了朱棣。

对于解缙的出逃,作者是十分理解的。

因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抱负的理想主义者,他还想要去完成更为伟大的事业,所以他绝对不会和建文朝廷一起陪葬。

大家各奔东西,只有那个一言不语,默默无闻的翰林学士王艮,回家之后,净身沐浴,从容自(S)。

虽然王艮同志并非本篇文章的主角,但我在这里仍然要为他留下一句评语:

这是一位忠义的人,宁肯杀身成仁,也决意不负皇恩。

虽然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和事迹,但他同样应该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现在,把故事说回到我们的主角,解缙的身上。

对成祖朱棣来说,能收获解缙这样的人物是极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