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和诸葛亮谁厉害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重臣吗
李严和诸葛亮谁厉害
为网友解答李严和诸葛亮都是托孤重臣吗和李严和诸葛亮谁厉害的知识,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章武三年,夷陵兵败后刘备急火攻心,大病不起。自觉命将不久的刘备将蜀国重臣诸葛亮和李严召至榻前,临终托孤。
关于刘备托孤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赘述。托孤的结果是诸葛亮和李严二人同时受命,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刘禅继承大统。
《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又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时候,李严就在旁边。基于上面几点,许多人认为李严地位和诸葛亮不相上下,最后被罢免官职,沦为平民,实在是权术不够。
实际上,李严的地位从来就不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虽然同时受托,李严的地位跟诸葛亮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刘备为何不一碗水端平,让两人地位相当,或者说,刘备为何找一个地位同诸葛亮差距极大的人同时受托,这里面的帝王心思我们先不去揣测。
我们今天只看受托后的李严和诸葛亮(Z-Z)地位有多大差距。
提起丞相、宰相,许多人心中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诸葛亮。详细说来,宰相和丞相并不相同,丞相是具体官职,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统称。
丞相无权,不能叫宰相,大权在握,虽无丞相之名,也可称宰相。
唐朝时候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宋朝时候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衔的官员,都是宰相。
虽然同为宰相,诸葛亮和后世的“侍郎”、“平章事”可不一样,诸葛亮的权柄要大的多。
这里面当然有刘备托孤的因素,但是具体到人事制度上,诸葛亮有一个后世宰相不具备的权力:开府治事。
开府治事,四个字读起来简单,却意味着皇权(Z-Z)中最高权力所在,拥有开府治事权力的宰相甚至可以同皇帝分庭抗礼。
什么叫做开府治事?《辞源》中解释开府为:开建府署,辟置僚属。
开府之后的宰相不但有自己的官府衙门,还能自己任命(Z-F)官员。
举一个还算恰当的例子,每一届美国总统上任之后都会组建内阁,其中包括国务卿、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国防部长等等官员。
这些总统任命的官员经议会同意后赴任,负责对象是总统,总统说啥内阁做啥。
我们知道,(Z-Z)权力的行使靠两个要素支撑,一是财政权,一是人事权。只要掌握了这两个要点,就能控制官僚系统。
古人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对于中央(Z-F)来说,这个要就是一手抓钱,一手抓人。抓不住钱,地方坐大,离心离德,管不了人,军阀割据,烽烟四起。
开府治事,意味着宰相可以通过人事任命的方式组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班子。毫无疑问,开府治事的宰相才是(Z-F)首脑,皇帝都无权对政务说三道四。
实际上,汉代很长一段时间里(Z-F)的事都是宰相说了算。汉初设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都开府治事,同朝称宰。三公里面又尤以丞相权重。
这种(Z-Z)架构下,皇权十分弱小。遇到没有追求的君主还好,一旦遇到雄才大略的君主,皇权和相权就会发生冲突。
汉武帝时,皇权、相权的冲突来了个大爆发。当时丞相田蚡大权独揽,官员任命全出自裁。汉武帝满腔怒火,也只能说:你的官封完了没有,我的人还排着号呢!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后世,自然是田蚡篡权无疑,但在当时,却是丞相份内,无可非议,反而是汉武帝的做法不守规矩。
为了摆脱相权桎梏,汉武帝通过提高尚书台地位来抗衡相府。
尚书台原来是皇帝秘书机构,经过汉武帝改革,成了国家政务部门。大事小情越过相府,经尚书台裁决。宰相地位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