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的子女情况 傅作义的子女后代如今现状怎么样
傅作义的子女情况
小编为大家讲一讲傅作义的子女后代如今现状怎么样和傅作义的子女情况方面的经验,接下来就是全面介绍。
1949年1月中旬,平津战役发展到尾声,天津的***部队被解放军消灭殆尽,只剩北平的***守军还在负隅顽抗。16日,北平的守军指挥官傅作义和我军领导进行了商谈,同意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22日,傅作义正式发布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协议》的公告,带领麾下的25万守军出城受降。至此,千年古都北平终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北平,是解放军的幸事,因为此次事件使得平津战役圆满结束,我军成功解放华北地区;
也是劳苦大众的幸事,不仅北平百姓幸免于战火,而且这次的“北平解放方式”被沿用到了后续在湖南、四川、云南和(X-J)的解放(Z-Z)中,使得更多的百姓免遭战乱;
更是整个国家的幸事,因为完整保全了北平这座驰名中外的历史古都,为新中国(Q-D)奠定了基础。但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到底是怎么促成的呢?
身为***高级军官的傅作义,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心甘情愿地率领士兵起义的?其实啊,促成这一局面的大功臣是一个弱女子,而这个弱女子,则和傅作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进步青年傅冬菊
这个女子是谁呢?正是傅作义最信任的女儿,傅冬菊。
1924年12月30日,傅作义的第一个孩子在山西太原出生,正是傅冬菊。当
时傅作义还是阎锡山手下第2混成旅第4团第1营的一名营长,刚刚在部队有所建树,家里的条件不能说很好,但还算稳定。
傅作义对大女儿寄予厚望,希望她可以像冬日里盛开的菊花一样坚强美丽,给她取名为“冬菊”,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时刻要保持坚韧的心智,才能渡过人生的寒冬。
傅冬菊相貌清秀,从小也十分聪明懂事,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她就帮着母亲分担家务,因此深得众人喜爱。
傅作义一直支持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抗日(Z-Z)爆发以后还提出让女儿去美国留学,不过被傅冬菊拒绝了,她还是想和家人一起在国内生活。
图|傅冬菊旧照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入侵我国平津地区。1933年,日军打到长城一线,傅作义接受上级领导的派遣,率领手下的59军前往独石口、镇岭口、怀柔等地,亲自到前线阵地上,指挥将士们和侵略者进行战斗。
这便是后来的“长城抗战”。长城抗战中,傅作义和59军的将士们秉持着“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也是抗日(Z-Z)爆发以后中国军队打的第一场胜仗。
之后的抗战过程中,傅作义一直都是亲临前线进行指挥,和部队士兵共同进退,接连开展了红格尔图战斗、忻口会战和太原守城等战役,胜利时候居多,即使战败,也会使对面的敌军付出巨大代价。
为了全力抗日,免除后顾之忧,傅作义忍痛将妻子和三个儿女送到了***军队的大后方重庆。
虽然这时候的傅作义已经战功赫赫,官居军长,但他和那些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将领不一样,他从不克扣手下士兵的军饷,也一直和驻地的百姓相处和谐,没拿过任何的不义之财,为人正直,两袖清风。
但也正因为如此,傅作义家中没有多少积蓄,妻儿们到了重庆之后生活过得相当拮据,有时候交不起房租只能暂时寄居在无人管理的破败庙宇里。傅冬菊作为家中的长女,又是个懂事的孩子,自然是想要为父母分忧的。
不想影响在前线辛苦作战的父亲,傅冬菊开始自己写东西,既能赚一点稿费来交学费,也能帮母亲减轻身上的负担。
傅冬菊功课很好,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在这里,她认识了不少进步青年,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新潮思想,也逐渐认清了***反动派的真实面目,明白像自己父亲一样的好官在***队伍里极少的。
大部分的***士兵别说保家卫国了,有时甚至会拿起手中的武器对准平民百姓,只为从他们身上获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