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尚为什么不能吃肉 和尚是因为虔诚规定的吗
在中国和尚为什么不能吃肉
跟大家说一说和尚是因为虔诚规定的吗和在中国和尚为什么不能吃肉的知识内容,下面「领啦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佛教刚传到中国那会儿,中国和尚走的是印度模式,托个大钵,挨门挨户乞食,讨到什么饭菜就吃什么饭菜,丰俭皆宜,荤素不挑。如果赶上谁家办喜事,被施一碗红烧肉,他们也是照吃不误,因为当时中国和尚可以动荤腥。
但是,南北朝到隋朝年间,中国的出家人从杂食主义者演变为素食主义者。
这一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从总体上说,与两位皇帝和一群文人有关。
一、梁武帝萧衍率先倡导僧人吃素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出了一位信佛的皇帝——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
梁武帝信佛,信得那叫一个狠。一般人往功德箱里捐点零钱就行了,萧衍则是从国库里大笔大笔往寺庙划拨财政收入。这还不要紧,随着萧衍年龄变老。
他竟然拿出了“爱江山更爱释迦”的劲头,几次离开皇宫,住进寺院,坐在蒲团上,一闭眼就是一天,谁叫都不睁开。若不是大臣跪满一地苦苦哀求,他差点就剃头出了家。
梁武帝对佛教如此痴迷是有原因的,当年他为了当皇帝,杀了不少人。两位南齐皇帝让他弄死了,多位前朝大臣也被他鼓捣得家破人亡。
按照佛家的说法,梁武帝的杀业极重,属于直通十八层地狱级别。
佛教有个特点,对于"罪业深重"的人,越信佛会越怕,越怕就越信……直至无穷。萧衍自知双手沾满了鲜血,对后世充满了恐惧。
可是,天天害怕也没用,得想辙。
一次,梁武帝读《大般涅经》的时候,看到一段劝人"戒杀"的佛语,他灵机一动,找到了自我赎罪的办法。
萧衍连发五条诏书,要求自今以往出家人只能吃素,不得食肉。同时要求,禁肉措施必须落实到每一座寺院、普及到每一位出家人。一僧吃肉,全寺挨罚!
梁朝的和尚一看,着急了,向梁武帝反映情况:
1.印度和尚能吃肉、其它地方的僧人也能吃肉、汉代以来四百年出家人都能吃肉,为什么轮到我们却不能吃了?
2.没有肉吃,气力不足,素嘴和尚念不出好经。
梁武帝给出答复:
1.戒杀是佛门永恒的主题,食肉等同于杀生。吃素不但不违背佛教宗旨,相反恰是教义所提倡。
2.出家人每天只是修行,不用参加体力劳动,肉类还是留给劳动人民吃吧。
为了说服众僧,梁武帝以身作则,主动戒断肉食,还写了一篇《断酒肉文》明志。
和尚们知道最大的施主梁武帝动了真格的,不敢不从,被迫改变饮食习惯。
此为汉传佛教吃素的源头!
但是,还没完。
二、僧人吃素的地理边界扩展
先看下图。
梁朝、东魏、西魏形势图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状态,江淮以南由梁朝统治,北方则由东魏、西魏统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梁武帝的禁肉措施在自己的地盘里有用,可是北方和尚不归他管,照样吃肉。
那么,为什么后来北方的和尚也改成吃素了呢?此事与一群文人和另一位皇帝有关。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透,我们的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
549年,梁朝发生了一场千年一遇的祸事。一位名叫侯景的东魏降将,领兵渡过长江,攻陷了梁朝都城建康。86岁的梁武帝被侯景关入冷宫,活活饿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持续了三年,直到552年才被梁武帝的儿子、湘东王萧绎平定。随后,萧绎继承梁朝皇位,定都江陵,史称梁元帝。
梁元帝对佛教的态度较为冷漠,他延续父亲萧衍的宗教政策,仍然不允许出家人吃肉。
梁朝的和尚没有提出异议,也没脸再提吃肉的事情。因为梁武帝之死给了佛教一记重击,时不时就会有人问起:“人家梁武帝一心向佛,结局咋会那么惨呢?”和尚们哑口无言。
中国出家人的饮食习惯,本可以保持南方吃素、北方杂食的状态,直至永远。
但是,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南北朝的乱世里,突发事件格外多。
555年,梁元帝即位的第三年,西魏大军忽然南下,攻破江陵城,俘虏了梁元帝及满朝官员。最终,西魏军队杀死了梁元帝,并将俘获的梁朝官僚集团驱赶至西魏都城长安。
为什么要提到这批人,因为北朝和尚不吃肉,与他们有关。
西魏是五胡乱华后,几经演变发展出来的一个鲜卑族政权。论打仗,北朝人身强力壮,南朝不是对手。但是,在管理国家方面,北方落后于南方。
西魏境内杂居着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以及为数众多的汉族土著,各族之间经常闹出矛盾,整个社会就像一盘散沙。西魏统治者想尽各种招数,试图提高全民的凝聚力,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除了学习汉族制度,西魏政权已经想不出别的办法了。557年,西魏改国号北周。
陈、北齐、北周形势图。(注:550年,北齐代东魏。557年,北周代西魏。同年,陈代梁。仍旧是三方割据。)
560年,周武帝宇文邕当政之后,北周在(H-H)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那批从江陵俘虏来的南士,用处大了。他们在长安被重新起用,授予官职,任务是协助北周搞(Z-Z)体制改革。
江陵南士给周武帝提供了多种(H-H)建议,均被周武帝采纳。
特别提醒:直到此时,北朝的和尚仍然可以吃肉。不过,很快他们就不敢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