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和冰心奶奶是什么关系 两人不是老伴而是莫逆之交(3)
巴金和冰心奶奶是什么关系
冰心1927年的手迹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友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也是时间酝酿的一种升华。
友情积累、沉淀,使他们由文学界的老友,跃为人生难得的知己,也有了冰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
1980年4月,76岁的巴金和80岁的冰心,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一员访问日本。
有一天代表团没安排活动,两位老人得了空闲,便坐在客厅里聊天。
这大概是二人相识以来第一次的畅怀长谈。
从生活趣事,到人生哲理,他们仿佛不知疲惫地一直谈到午夜,脸上带着的是幸福而畅快的笑容。
两颗心在言语中贴得更近了,两位老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感到相知、互相理解。
异国的夜晚无比寂静,可他们却并不孤单。
直到午夜十二点,年老的身体发出了抗拒的警告,冰心催促巴金休息,这场谈话才匆匆结束。
二人都对这场谈话印象深刻,直到多年后,他们还在信件中万分怀念地提起过这段快乐的时光。
1985年,冰心迁往新居,巴金去探望她,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此后,两位老人的身体欠佳,不能进行长途旅行,便一人在北京,一人在上海,信件变成了最常用的交流方式。
仅仅依靠文字传递的情感并没有让这段友情终结,反而愈久弥坚,在岁月中沉淀出了别样的芬芳。
岁月无情,冰心在医院遭受病痛折磨时,是巴金一封又一封关心的信件,让她的心灵感受到了些许慰藉。
友情是良药,给了冰心很大的帮助与温暖,她也异常想念多年未见的好友,几乎每年都会在信件中提到:“我十分想你们(巴金父女),很想同你们见面、谈话,我真希望你何时能到北京来。”
可惜双方不是身体受限制,就是公务缠身走不开,她便感到无比惆怅,无奈地道了句:“我们仿佛永远也不能见面!”
之后的日子里,在信中,冰心一日问“我无时不在惦记你。血压还低否?手还抖否?”
几天后又道“今年如能来京一行,相对谈话比写信痛快得多,是不是?”
再过一阵子,便开始感慨“我们住近一点就好了,彼此都不寂寞”。
一声声叮咛,一句句想念,是令人动容的关切与真诚。
晚年的巴金心灵深处充斥着寂寞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