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 欧阳修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3)
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
北宋士兵雕像
在笔者看来,范仲淹此举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妥协意味。
首先,建立府兵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北宋国防力量衰弱的现状,因为造成这一原因的正是先前赵匡胤所制定下的国策。
宋廷将全国的精锐力量全部集中在了中央禁军之中,并以此来震慑地方。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禁军常常无法及时赶到战场前线并错失有利战机。
如果不能够在地方直接设立常备军,那么国防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而范仲淹之所以如此,想来也是不想与所谓的"祖制"发生冲突,否则必然会遭到皇帝乃至其他同僚的强烈反对。
但可惜的是,他的这一项治标不治本的改革措施依然没有得到认可,最终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也就是说,北宋的国防力量并没有在庆历新政之后得到任何改善。
北宋军队的军服
冗官现象十分严重,徒耗帝国财政储备
宋仁宗继位为帝后,北宋境内的冗官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也与宋初所制定下的重文轻武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了牵制武将集团的势力,历代宋帝都着重于强化文官集团的力量,这就直接导致了文官集团的权势快速膨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帝意识到文官集团也很有可能成为威胁皇权统治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为了巩固统治和强化对权力的监控,宋帝采取了一职设多官的办法来分散权力。
举个例子来说,通常地方的行政长官都为一人,但宋廷为了避免行政长官大权独揽的情况出现,同时设立了四个地位和权力平行的行政长官。
如此,在办理地方行政事务时,常常会因长官数量的过多而导致相互掣肘的情况出现,毕竟凡事都能够得到四人一致同意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壁画中的宋朝官员
与此同时,冗官现象的出现无疑也给帝国财政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先前宋廷只需要支付一倍的俸禄,而现在则需要支付四倍的俸禄,国家财政支出至少向上翻了四倍。
而对于一些重要职位,宋廷还设立了更多的平行长官,自然会出现财政紧张的情况。对此,《续资治通鉴·宋纪》中曾有相关记载:
"自建隆以来,吴、蜀、江南、荆湖、南粤、皆号富强,相继降附,太祖、太宗因其蓄藏,守以恭俭简易,方是时,天下生齿尚寡。
而养兵未甚蕃,任官未甚冗,佛、老之徒未甚炽,百姓亦各安其生,不为巧伪放侈,故上下给足,府库羡溢。承平既久,户口岁增,兵籍益广。
吏员亦众,佛、老、塞外,耗蠹中国,县官之费,数倍昔日,百姓亦稍纵侈,而上下始困于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