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 欧阳修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2)
庆历新政是谁主持进行的
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
公元960年,赵匡胤以开封府为都,宣布建立起大宋帝国(北宋),后周的历史也就自此结束了。无论赵匡胤为自己寻找什么借口,他确确实实是依靠兵变才夺取的政权,和叛臣没有任何区别。
在其开国后不久,赵匡胤就担心自己的部下会效仿自己当年的行径,以同样的方式颠覆宋帝的统治,故而先后出台一系列手段削弱武将兵权,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杯酒释兵权。
即便是已经削弱了武将的兵权,使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中央,但宋帝依然不满足于此。为此,宋帝特地提高了文臣的地位和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并再次削弱武将的地位。
即便是同等级的官员,文臣的地位也要高出武将。虽然武将集团对此十分不满,但兵权已经被皇帝尽数收缴,在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情况下只能接受现实。
从这里来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剥夺武将兵权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与此同时,使兵权集中于皇帝一身也可以有效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和平时期通常都是将军政大权分离开来的。
也就是说,地方设立军事长官和行政长官,二人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而一般在内忧外患出现的时候,皇帝通常会根据时势来加授地方官员的权力,比如设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都督等官职。
久而久之,地方掌握军政大权的官员就很有可能割据自立,使帝国分裂,这是历代皇帝所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此,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的张俊英、邹璇在《近60年来庆历新政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一文中曾经提到:
"北宋统治者强干弱枝的政策在有效防止藩镇割据的同时,在(Z-Z)、经济、军事上却造成了终其一代都未能解决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并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思想家们率先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北宋的重文轻武和军权收归于中央的政策在给帝国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还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然而当时的北宋帝国不可能在地方不设立任何的武装力量,尤其是边境地区。
但为了执行削弱武将集团势力的国策,宋廷则在边关和帝国内部除中心地带的其他地区部署了大量战斗力极弱的老弱残兵。
为此,范仲淹提出应当重新建立府兵制,并招募府兵来维持地方的武备力量。不过建立府兵制就必须要扩大当时的军队规模,这让财政状况本就不容乐观的宋廷很难接受。
于是范仲淹对这一改革措施进行了修改,使这些被新招募而来的府兵每年只花费一个季度进行武艺的修习,而其他时间则依旧回到土地上耕作。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有一点类似征兵制和军屯制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