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3)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3:31 来源:领啦网
导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总之,儒家学说的真正兴起,是发生在窦太后辞世之后的事。所以董仲舒响亮喊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应是很久以后的事。 因为直到建元六年(公元前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总之,儒家学说的真正兴起,是发生在窦太后辞世之后的事。所以董仲舒响亮喊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应是很久以后的事。

因为直到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后亡故,随着黄老之学的最后一个"旗舰式"人物(可谓是坚固碉堡)的缺位,儒派才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并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时坚冰已经融化。

六月,曾被窦太后挂起的武安侯田蚡(是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同母弟,皇亲国戚是也,与武帝关系密切),复出做了丞相,也预示着儒派人物能无阻碍地甩开膀子大干了。"

及窦太后崩,武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史记·儒林列传》)

从"史圣"司马迁的记载中便可知道,儒学的真正复兴和勃起是在窦太后死后,儒者一下子就延揽了数百人(在窦后主政时代却是一个也不重用),旌旗猎猎的样子,从此儒家学说就变得十分吃香了。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有了良好的儒家发展的(Z-Z)土壤,儒家学说的走俏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配合(Z-Z)需要,一代大儒董仲舒的横空出世当然是历史必然,如果不出董仲舒,那么应该也能出张仲舒,或者李仲舒,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时势造英雄是也。

而好命的董仲舒,这位当时久负盛名的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他就曾任博士,讲授儒家经典《公羊春秋》),以其扎实的学养和丰厚的理论体系,适时应势为儒学的走红准备了良好的人气和理论基础。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没有了祖母窦太后掣肘之后,有心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来巩固自己统治的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正好大师级人马董仲舒出山,正如一些史料所表,他在自己"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系统提出了基于天命的大一统的(Z-Z)秩序和(Z-Z)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董仲舒语)。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而董仲舒的理论正与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统治理念不谋而合,有利于当时社会(Z-Z)和经济的稳定,从此有幸成为西汉的官方哲学,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的一系列(Z-Z)和社会问题,如此应景,如此有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便是有充分理由了,因为思想统一了,接下来的施政就会顺畅了很多,所以儒家学说成为国教,那是很有点顺应时势的味道。

后来的"独尊儒术",多少也钳制了其他思想,让春秋战国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成了泡影,少了肥沃土壤。

综上所述,儒运宏昌的"唯我独尊"时代应该是在窦太后薨后开始的,董仲舒不可能在汉武帝上任伊始就抛出"独尊儒术"的论调。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曾有如此评价:"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

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而在一片繁华景象中,财政短绌、外戚干政的乱源却悄然伏下。"

雄才大略的少年天子汉武帝意气风发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之后,接下来便是凭借祖先多年"无为而治"不穷折腾而积攒下来的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大力进行开疆辟土,北伐匈奴、南平南越,打通西域、外事四夷,奠定了中华空前阔大的(Z-Z)版。

,也成为了其任内最大的成绩单,以其绝世武功跻身伟大皇帝的行列,可谓是马蹄声起,马蹄声落,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以上分享的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议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的的相关讲解,希望为您的生活带来一点小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