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 明朝火烧庆功楼事件是哪一年(2)
导读: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对于这几道“上不得台面”的菜,朱元璋一一妙语介绍 : “清炒萝卜,‘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清炒韭菜,‘韭菜青又青,长治久***人心’,葱花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
对于这几道“上不得台面”的菜,朱元璋一一妙语介绍 :
“清炒萝卜,‘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清炒韭菜,‘韭菜青又青,长治久***人心’,葱花豆腐汤,‘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话里话外,无不是在言传,要做清正廉洁之臣,辅国家之重,担百姓之任。
朱元璋用此举,一来免了大臣们的难堪;二来起到了敲山震虎之意;三来,也能考验大臣们对他的忠心,对朱家天下的赤诚之心。
一切密而不发,只看臣子们的心性。
朱元璋作为当朝皇帝,体恤百姓,为百姓谋福利、为往世开太平自是应该,但作为开国功臣的大臣们从一介布衣,到“人上人”,能不能待百姓如衣食父母,可就难说了。
朱元璋是苦过来的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
百姓走的路,他走过,百姓吃着的苦,他吃过。
百姓对当今世界的期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也向往过。
论懂百姓,没有人比他朱元璋更懂了,论想爱护百姓,没有人比他更有这个意愿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是年为洪武元年。
新帝上任,人性本善面尽显,向来如此。
自那时起来,朱元璋便立志,一定要让在他朱家的土地上生活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安乐的日子。
要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大臣们如他一样,视百姓为衣食父母,鞠躬尽瘁地为百姓服务。
朱元璋位卑时最恨贪官,上位后更是如此,要求大臣们要做廉洁之臣、节俭之臣。
这是朱元璋心里想达到的,且必须达到的理想图景。
如有违令者,轻则施刑,重则毙命。之所以惩罚如此严重,实则是因为这一图景中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境。
如果臣子自发地廉洁奉公,节俭治国,则表明这个大臣心无私欲,一心只为国为民,不觊觎他的大明江山。反之,则有犯上作乱,起兵造反之嫌。
通过问题表面看到实质,这是一个执政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