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为什么要背叛刘备 三国糜芳跟了刘备那么久还叛变(2)
糜芳为什么要背叛刘备
因为当时曹操进攻汉中,所以刘备才和孙权妥协,把长江以南的地区以湘水为界两家平分。
在这场冲突中,零陵太守郝普先是想固守尽忠,可是被吕蒙诓骗,献城投降。这是因为当时信息不通,郝普以为自己孤立无援,无力抵抗吕蒙,因此才投降东吴。
可是到了襄樊之役的时候,这种情况又重演了一次,只是主角改变了。
在襄樊之战前,东吴已经定下了袭取荆州的决定,只是在等待时机。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东吴趁虚向荆州发动了袭击。
驻守公安的士仁立刻就投降了东吴,随后,在他的劝说下,麋芳也举江陵投降了东吴。由于荆州军队的家眷都在江陵。
因此,在得知东吴照顾自己家人的情况下,关羽手下的将士都没有战心,纷纷离散。关羽势穷,西走麦城,被东吴俘杀。我们可以看到,麋芳献城投降,是置关羽于死地的关键一步。
再次分析糜芳为何会选择被判刘备。
那么,曾经忠心耿耿追随刘备的麋芳,为什么会投降东吴呢?我认为有以下的一些原因。
其一 整个蜀汉集团的麻痹大意。当时的蜀汉政权上下,对东吴背盟根本就没有一点认识,更不要说有一丝一毫的准备。按理说,在经过湘水之争后,蜀汉对东吴的突然袭击手法,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
可是,实际上,湘水之争,更加大了蜀汉的麻痹大意思想。蜀汉集团根本没有认识到东吴全据长江的意图,还幻想着平分荆州已经解决了双方的争端,从此天下太平。
因此,荆州上下洋溢着一种对东吴的和平气氛。虽然双方还有一些摩擦,但那也不过是湘水之争的余波。蜀汉谁也没有放在战略的角度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在刘备取得汉中后,就迫不及待的进位称王,还动用大批人力进行基础建设,完全没有考虑到荆州方面的事情。
以至于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孤军奋战,没有得到一点援助。荆州之失,首先就是蜀汉集团的战略失败造成的。
其二 关羽个人的缺陷。在荆州之失中,关羽的错误更大。由于他个人性格的缺陷,使得他和荆州的同事都搞不好关系。关羽的谥号里有个繆字,谥法,伤贤蔽能为繆。可见关羽在荆州倒行逆施,造成的恶果。
荆州内部不但矛盾重重,还危机四伏。士仁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东吴袭击的时候,他不但主动投降,还去麋芳处劝降,可见他和关羽之间的仇怨。
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居然因为吕蒙装病,陆逊卑辞而丧失了警惕。
虽然在开始还留下足够的防备东吴的兵马,但是,在战役过程中,他还是抽调走了大批军队,使得后防空虚,给了东吴可乘之机。
尤其不能够原谅的是,在得知东吴有袭击荆州的企图后,他竟然还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的回兵荆州。以至于错失了最后的补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