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 关于明代于谦生平资料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3:29 来源:领啦网
导读: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今天分享:关于明代于谦生平资料和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的知识,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网友介绍。 综观我国古代诗歌史,能人辈出,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流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

今天分享:关于明代于谦生平资料和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的知识,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网友介绍。

综观我国古代诗歌史,能人辈出,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流传于世的经典诗篇。其中不乏有一些千古名作,是在诗人很年轻的时候创作而出。

譬如,7岁的骆宾王写下了《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16岁的元好问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17岁的王维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石灰吟》,便是明朝诗人于谦12岁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对于它的作者于谦,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这里九六家小编便简单介绍一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除了是诗人外,他还是明朝著名的(Z-Z)家、民族英雄。当年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便是于谦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避免遭受蒙古族的野蛮统治。

据史料记载,于谦自幼学习刻苦,志向远大。他12岁那年,在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在见到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便深有感触,写下了这首《石灰吟》。所以这首诗不仅是他对石灰形象的写照,也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事实证明,他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印证了诗中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题目“石灰吟”,我们可以看出于谦这首诗是以物喻人,即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来表现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及对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的追求。

虽然它是于谦以石灰自喻、自勉,但是就作品来说,它则有普遍意义和永恒意义。即便是今天,它依然给人以启迪和激励作用,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千古名作。

明朝诗人于谦简介及主要作品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即无数次的锤击开凿,石灰石才能从深山里被开采出来。千、万,都是虚词,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形容开采石灰石非常艰难。

其实,对于工业文明的今天来说,开采石灰石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在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封建时代。其艰难的开采过程,可想而知。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得则是烧炼石灰石的过程。

这句诗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若等闲”三字,赋予了石灰石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的力量,即面对熊熊烈火的焚烧,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很平常的事。

如此一来,它便象征着那些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