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真实历史事件细节还原 长津湖战役过程背景(4)
长津湖战役真实历史事件细节还原
12月1日下午2点,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飞抵下碣隅里临时机场,召集史密斯等陆战一师高级军官开会,确定东线美第十军所属部队立即全线向咸兴兴南地区撤退。其实为了避免美军溃逃。
我第二十军五十师早在11月28日,就向下碣隅里的美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无奈这里是美军师部所在地,环形防御工事及其坚固,志愿军缺乏攻坚重武器,根本无法突破。
12月1日已经打残了的五十八师仅剩的1500名战士发动了最后一次决死冲锋,最终不幸失败
长津湖一战,志愿军扎住的口袋,最终还是破了
志愿军在美军南撤的路上继续顽强地阻击敌人,一位叫位叫海洛德·摩尔豪森的美军下士,曾这样回忆撤退途中对志愿军一座阻击山头的进攻:出乎意料,山上的志愿军没组织什么有力的抵抗。
一到山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小的山头上到处是死亡的中国士兵,大多是在空袭和炮击时被炸死的,尸首不全,肢体四散。
更多士兵在空袭和炮击前已经被冻死了。他们都是身着薄衣、薄裤、单鞋,没有棉大衣。
要不是冻死、冻伤这么多的志愿军,这些尸体就可能是我们美军陆战队的了。严寒的天气,连让志愿军战士拼死阻击的机会,都没有给。
志愿军的拼死阻击让史密斯不得不呼叫配属的空军提供空中支援,连兴南港附近的航母 莱特号、普林斯顿号福吉谷号和菲律宾海号舰载机都出动了。
当这些飞机盘旋在长津湖地区上空时很多志愿军战士都还是第一次看见飞机。
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的美军汇合后,烧毁了大量的后勤物资,即刻向东南18公里外的古土里进发。
在志愿军的猛烈阻击下,美军每小时只能前进500米,陆战一师称这条撤退路线为地狱之旅。
无奈志愿军武器装备实在太差,火箭筒根本无法击穿重型坦克的护甲,美军突破志愿军阻击阵地后,许多战士发了疯一样冒着枪林弹雨进行追击。
而此时美军的自行高射炮车和自行高射机枪车,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对徒步追击 ,没有任何遮掩的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黄色军服的战士,一片一片地倒下和美军不一样。
美军士兵受伤之后几小时便可空运至东京医院实施外科手术,而志愿军战士一旦负伤,在极寒的战场无法撤出就几乎等于牺牲有幸撤下战场的战士只能在简易救护所被截肢。
美(J)用了整整50个小时 ,才在12月7日抵达古土里。这时美军南逃的路上只剩下最后一座关卡:
水门桥,过了水门桥,再往南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那时志愿军将再也无法追上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了,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6公里,是陆战一师南逃的必经之路。
桥下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里是志愿军消灭美军的最后机会,美军深知水门桥的重要派了一个坦克营40辆坦克一字排开守桥。
早在12月1日,志愿军就发动了突袭炸毁了水门桥,可就在第二天,美军工兵就用一座木桥完成了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