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青山是谁写的的作品 孩儿立志出乡关这首诗作者
人生无处不青山是谁写的的作品
为网友们解答孩儿立志出乡关这首诗作者和人生无处不青山是谁写的的作品的相关介绍,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原创作者是一个日本和尚。
网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主席这首《七绝-呈父亲》如何评价理解?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估计大家都挺熟悉,但是这首诗不是主席的原创,而是化用了其他诗人的作品。因此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 改诗赠父亲》:
既然是“改诗”,那么改的谁的诗呢?原诗是什么样呢?
一、报答国家那肯还
和主席大约同时期有一位诗人,是参加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黄治峰 (1891-1934) 先生,他曾有一首《无题》诗云:
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那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
这首诗的第二句是:报答国家那肯还,主席的第二句是: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诗经·小雅·小弁》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家乡的桑树和梓树皆为父母所种,因此对它们要表示敬意。桑梓,后人用来借指故乡。
辛亥烈士徐锡麟曾经有诗云: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最后两句与“埋骨岂须桑梓地”是一个意思。为大家,舍小家,男儿要有为国捐躯的精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未必一定要落叶归根。
但是黄治峰的这首诗,也不是原创,而是借鉴了一个日本人的诗作。
清末民初的时期,有大量国人去日本留学,因此两国文化上的交流也比较多。这首诗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传回来的。
二、西乡隆盛的诗
上面说的日本人,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Z-Z)活动家:西乡隆盛(1828年 -1877年)。
据说西乡隆盛胸怀大志,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七绝: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和主席的诗很相似,只是第一句和第二句有几个字不同,后两句完全一样。
但是, 这首诗的原创其实也不是西乡隆盛,而是日本的一个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