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 哥舒翰投降安禄山(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3:21 来源:领啦网
导读: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封常清战败后,退兵至陕州与高仙芝会合 。在封常清的建议下,高仙芝、封常清两人退守潼关。两人依险而守,扬长避短,很快稳定了局势。但唐玄宗却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

封常清战败后,退兵至陕州与高仙芝会合 。在封常清的建议下,高仙芝、封常清两人退守潼关。两人依险而守,扬长避短,很快稳定了局势。但唐玄宗却听信宦官边令诚谗言,以“以贼摇众”,弃陕地数百里和盗减军士粮赐罪名,斩了两员大将。

斩杀高、封二人后,唐朝任命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也是一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功勋卓著的边将。他在天宝八年,因一举夺得吐蕃的石堡城,一举成名。但他在安史之乱前,因为纵欲过度,引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 。

哥舒翰率领八万大军,会同高、封二人残部,大约一共十多万,号称二十多万,驻守潼关。

从兵力上来说,哥舒翰拥有十多万人,也有河西、陇右、朔方等士兵,但却只有王思礼的五万人能称得上精锐,其余的都是乌合之众。而且哥舒翰对待士兵“严而不恤”,士兵十分不满,士气低落 。

从将领上来说,主将哥舒翰因为瘫痪,不能主持军务,于是他将军务都交给行军司马田良丘。田良丘不敢专权,他让王思礼掌管骑兵,让李承光掌管步军,但王、李二人不和,导致军中号令不一 。

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

官兵与叛军对比劣势十分明显,但如果能够凭借潼关据守,还是能够与叛军一战。哥舒翰也确实依靠潼关击退了安庆绪的进攻,成功阻挡了叛军。

但是唐朝廷特别是唐玄宗却无视唐军与叛军差距,希望速战速决,再加上宰相杨国忠的谗言,轻信潼关下的叛军仅有四千老弱士兵,史书称唐玄宗派遣催促哥舒翰进兵的使者“项背相望”,哥舒翰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兵,恐怕就要步高、封人二人后尘了。哥舒翰不得已抚膺痛哭,下令兵出潼关。

唐军出潼关后,与叛军崔乾祐军在灵宝西原交战。“王思礼等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余兵十万继 之,翰以兵三万登河北阜望”,可以指导除了打前锋的王思礼五万精锐,后方的都是新招募的士兵。

崔乾祐在险要处埋伏,正面以一万多老弱士兵迎战 。唐军看到叛军或疏或密,或退或进的阵势,十分轻视,双方一交锋,叛军就向后方逃窜,唐军更加松懈,丝毫不做防备。

看到时机成熟,崔乾佑叛军的伏兵突然出现,从山上投下木石,击杀唐军很多。因为路窄,人数众多的唐军不能展开,刀枪无法施展,进展十分缓慢。哥舒翰只能用毡车在前面开路。午后,风起,叛军推了十几辆草车,塞住毡车放火,一时浓烟四起,熏得唐军不能睁开眼睛。慌乱的唐军拿着弓箭乱射,到了傍晚,射完箭后,才发现对面没有敌人。

这时,崔乾祐派精锐骑兵在唐军后面追击,唐军首尾惊乱,不知所措,被打得大败。唐军士兵有的抛弃铠甲向山上逃窜,有的坠入河中溺死,后军乌合之众看到前军惨败,也四散逃跑 ,在黄河北岸哥舒翰亲自率领的三万士兵,也纷纷溃散。哥舒翰只能率领八千人退往潼关,结果又被部下藩将劫持投降了叛军,潼关失守 。潼关之战最终以哥舒翰统率的唐军惨败而告终。

上述分享的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和安史之乱李光弼哥舒翰夹击安禄山的详细内容了,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