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 日本天皇出现过朝代更替吗
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
如果想了解日本天皇出现过朝代更替吗和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改朝换代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自传说中的神武天皇以后,日本的天皇一直由同一家族传承,从来没有发生过更替,号称“万世一系”。
无论在东西方,改朝换代都是常见的事情,为何唯独日本天皇能“万世一系”呢?
公元700年以前的历史仍需验证
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
而且,出于各种原因,历代日本(Z-F)均限制相关的“遗迹”考古工作,因此,对于八世纪以前的日本历史,基本上只能参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这两本都是日本天皇授意下编纂的,既有历史,也有神话的文学作品。
所以,最近几十年,有不少历史学家提出“王朝更替论”,认为古代天皇实际上是几个家族联姻结合成的天皇家系,只不过,朝廷编写的《古事纪》和《日本书纪》将本不是一系的几个家系合而为一而已,以塑造出“万世一系”的形象而已。
对此,各方历史学家尚有争议。
总之,用两部包含了开天辟地之类神话故事的文学作品来当史料确实过于儿戏,但因为没有资料就否定人家“一系”也不合适,所以,这段历史暂切不讨论,留待考古论证吧。
不过,即便从700年算起,菊花王朝也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这1300年间,天皇世系确实没有改过,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也不会更改。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精神(L-X)
还得回到奈良时期,也就是公元700年左右说起了。
当时的中国,正值盛唐,国力强盛,自然让日本羡慕不已,不断遣使来学,并引进古代中国的思想。
当时的学习,主要是官方行为,因此,日本朝廷也就以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引进”了。
他们引入了中国的“德政”、“天命”、“祭祀帝皇祖宗”等概念,加以学习。
同时,中国的“易姓革命”观念,则因不被天皇接受而不被引进。
这种情况下,奈良时期的日本朝廷“塑造历史”,将之前所有的日本天皇都视为同一家族的成员,并带入“三件神器”作为其历史留下的“神迹”,以此神化天皇。
如此,后世如果有“易姓革命”,也因为没有先例可循而没有合法性了。
同时,日本天皇也开始结合各种思想,开始严格的“神格化”。
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的“神道”发生了冲突,彼此之间竞争激烈。
这种情况下,天皇组织了对改造。
由此,在神道教中,天皇作为天照大神的后裔,取得了宗教身份。
在日本佛教中,日本天皇成了佛教的圣王,也拥有了宗教身份。
随着神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日本是神国,日本天皇是神的观念,被日本贵族、平民普遍接受。
虽然古代统治者大多宣称自己“受命于天”,但没有人能像日本天皇这样,以影响深远、系统化极强、被普遍接受的两大思想为自己“神化”。
博弈
事实上,作为统治者,天皇的实际统治时间并不长。
从10世纪后期开始,天皇的大权就已落入摄政、关白之手,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得以恢复。
其间,经历了几代幕府时期,乱成一锅的战国时代等时期,权臣以关白、幕府等方式(包括一些“挟幕府将军以令诸侯”的家伙)把持实权。
那么,为什么这些掌握实权的强力人物不“再进一步”呢?
这是博弈的结果。
日本的封建时代,是名副其实的“封建时代”,贵族、武士受封,拥有自己的领地、军队。
而这些贵族、武士,及他们的下属,都普遍信仰天皇是神,不容更替。
要再进一步,是挑战所有人根深蒂固的信仰,与全日本为敌。
因此,关白、幕府将军,尽管拥有强大的实力,把持朝政,但仍然不具备与全日本地方势力为敌的实力,仍然要忌惮各路拥有地方实权的贵族、武士。
如此,天皇、强臣(关白或幕府将军)、地方势力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博弈关系。
在任天皇需要强臣的支持,才能确保自己的天皇地位。(天皇“行为不当”时,幕府有责任从天皇一系中另立天皇)
强臣也需要天皇的地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以领导、压制拥有地方势力。
这一微妙关系,直到倒幕(Z-Z)时期,“大政奉还”、“王政复古”才结束。
“统而不治”下的“免责”
由此,天皇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没有实际统治权。
天皇“统而不治”,也就成了日本历史的常态。
虽然不如大权在握来得爽,但这也意味着,天皇对现实问题可以“免责”。
在中国,出现各类社会问题时,人们会说“天下苦秦久矣”、“李氏不爱汝曹”等,矛头直指天子,而在日本,出现各类社会问题时,责任是幕府或某位领主的。
因此,当出现危机时,日本会出现动乱、内战,但参战各方莫不打着“尊王”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