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失败 赵国在邯郸保卫战的策略
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失败
你是不是想知道赵国在邯郸保卫战的策略和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失败的相关话题,具体介绍如下:
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然而,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却坚守邯郸两年,击败了秦军,甚至恢复了太原等失地。
其中,赵人的血性、外交家的谋略、战国公子的义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岌岌可危的赵国
长平之战,赵军主力被全歼,国中震恐。
“人屠”白起一面平定上党全境,巩固胜利果实,一面请秦王增调兵马钱粮,准备一举灭赵。
前259年十月,白起兵分三路:以王龁率一部攻占邯郸以西的武安、皮牢;以司马梗率一部攻取赵太原郡;自率主力驻上党,准备直取邯郸。
此时的赵国,几十万主力刚刚灰飞烟灭,国中震怖,守备不足,几乎无力阻挡白起的进攻。
赵国,岌岌可危。
缓兵之计:认怂+挑拨
赵国也是大国,尽管长平战败,但仍拥有相当的(Z-Z)潜力;魏楚等国也有一定实力,联合起来也有抗秦之力。
然而,无论是进行潜力动员还是外交联络都需要时间,楚、魏要调兵救援也需要时间!
如果放任白起趁胜追击,潜力不及组织,外交不及施展,外援不及抵达,赵国的灭亡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因此,施缓兵之计,争取时间,是赵国君臣的第一任务。
赵孝成王醒过神来,入秦觐见秦昭王,请求议和。
同时,他们又找到了顶级外交家苏代,希望他能说服秦国,暂且休战。
苏代找到了范睢:白起现在很火呀!要是他灭了赵,必然要位列三公,位置爬到你前面去,您甘心为之下吗?
苏代以范睢的个人利益得失来劝,离间白起与范睢的关系,打动了范睢。
那么,范睢又如何能说服秦王罢兵呢?
苏代“一步到位”,帮范睢把借口都想好了:秦国攻过上党等地。结果呢?你地打下来了,但当地的百姓纷纷归赵了。如今,赵人肯定也不会投靠你呀!他们会投到齐、魏、燕、韩等国,秦国到最后其实也得不到人口呀!(古代乱世,人口是与土地同等重要的资源)
所以,不如让赵国自己割地,别让白起再得到功劳了!
范睢被说动,遂建议秦王:咱们也疲惫不堪了,不如先接受韩、赵割地求和,暂且休息士卒。
秦王被说动,遂与赵王谈妥了割六城的协议,并放赵王回国了。
前258年正月,秦王下令撤军。
赵国,终于赢得了喘息之机。
明智的“背约”
赵王回国后,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商议如约割让土地之事。
亲秦派的楼缓主张按照约定割地,以免秦国再来进攻。
合纵派的虞卿则认为:秦国贪得无厌,之所以暂切退兵,关键是师老兵疲,暂切休息而已。他们的灭赵之心是不会休止的!“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实必无赵矣”!白白割让土地给秦国,是饮鸩止渴!不如把要割让给秦的好处转给齐、楚等国,继续合纵抗秦。
楼缓、虞卿,两人在外交上的意见通常都不同。长平之战前,赵王就是不听虞卿劝阻,相信了楼缓的建议,派人入秦主动求和,结果为秦王所利用,导致赵国失去其他诸侯的支持,孤军奋战,以至惨败。
如今,赵王终于想明白了,采纳了虞卿的建议,拒绝如约割地,并积极行动,联络各国。
赵“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积极进行外交。
同时,赵国君臣吊死扶伤,勤于政事,与人民“戮力同忧”;发展农业生产,恢复国力;整顿军备,巩固国防;化悲痛为力量,激发国民同仇敌忾之气,“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积极准备抗秦。
赵国君臣的这次“背约”是明智的。
韩、魏,接连割地于秦,但秦得了好处后,并没有放缓进攻。
范睢劝秦王罢兵时,理由是“且休士卒”,等到休整好了,秦还是要灭赵的!
休战,对秦对赵,都是“缓一缓”而已!
如果赵人把“缓”的工夫用来削弱自己,强大秦国,就更无力阻挡下一次进攻,使秦在今后的(Z-Z)中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赵国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立足于抵抗,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