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嫔妃殉葬不愿意怎么办 清朝妃子殉葬什么时候废除(2)
古代嫔妃殉葬不愿意怎么办
直到明朝,又一个平民皇帝朱元璋出现,情况又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殉葬制死灰复燃了!
二、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殉葬制?
朱元璋死后,南京开始流传一首民谣:“南京有三怪,龙潭的姑娘像老太,萝卜当作小菜卖,十三个城门抬棺材。”
这种说法其实是有现实依据的,明代学者朱国桢在其所著的《皇明大政记》上,曾说过: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
多门下葬、设置疑塚,这种反盗墓手段,在三国时曹操曾用过一次,但在明朝时,人人都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起埋在了孝陵,他根本就没有设疑塚的必要啊!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城门抬出去的棺材里装着被殉葬的后妃和宫女们。
朱元璋要求殉葬了多少人?正史中并无确切记载,明末毛奇龄在《彤史拾遗记》中给了一个大致的数字: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为了表彰这些殉葬妃子的“忠贞”,建文帝朱允炆大肆封赏,将她们的父兄破格提拔为“千户”(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百户”(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而且这种官职和待遇还能世袭,这些人家就是所谓的“朝天女户”,顾名思义,就是朝拜天子的女人家庭。
这真是一种滴血的荣誉啊!
作为大明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为什么要复兴殉葬制呢?
我们大胆猜测,大概有这么三点原因:
第一、朱元璋也迷信。
他希望自己在死后,也能享受皇帝的待遇,拥有三宫六院、身边美人不断。
第二、为了防止有人给自己戴绿帽。
殉葬制废除后,死了丈夫的后妃们,要么被安置在偏僻的宫中居住,要么到皇家寺院出家为尼,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难保这些年轻的妃子们红杏出墙。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唐朝的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后,武则天作为太宗遗孀,理应出家当尼姑,在庙里吃斋念佛度过一生,谁知一年后,武则天就因有孕,被唐高宗李治重新迎回宫里了。
为了防止类似这种情况出现,朱元璋干脆把不需要照顾孩子的妃子,全都杀掉带走。
第三、骨子里对女性的轻视。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这一点从他毫不手软诛杀功臣,就能看出来,胡惟庸案、蓝玉案、李善长案、郭桓案……一旦他认为有威胁的人,朱元璋是宁可错杀,绝不会漏杀的。
对跟随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都如此,更别说后宫的妃子们了。
除了马皇后,这些后妃在朱元璋眼里,只是用以传宗接代的工具,既然自己死了,那这些后妃们自然就没有生育的价值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通过殉葬,消灭(Z-Z)对手。这个在之后的明仁宗死后、努尔哈赤死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被殉葬的后妃一般都是没有生育的女子,但有两个人例外。
比如,明仁宗生前最宠爱的郭贵妃,她不仅身居高位,而且育有三子,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她殉葬。但明仁宗一死,“后宫一姐”孙皇后终于熬出头了,对这位昔日的情敌,她自然不会手软:既然你和皇帝情深义重,那就殉葬继续陪他吧。
另一个例子,就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惹得四大贝勒一直蠢蠢欲动,但这时偏偏阿巴亥跑出来,说大汗生前有意立自己的儿子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