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古代砚台上磨墨的是什么东西(5)
磨墨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目前所见最早的人工墨,是睡虎地秦墓中的古墨,直径2.1厘米,残高1.2厘米,成分是松烟。但它还是需要研石,这只是比较大的墨丸。
再早就是湖北曾国墓地出土的一小块人工墨,分析结果其中含碳量只有百分之十五。
用墨丸的时间相当长,这里有三个砚台,第一个战国砚,注意砚面上还放着几颗墨丸,旁边的毛笔很小,那时的人就用这种笔。
中间这个是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墓主是秦小学吏,名「喜」。右边是西汉时南越王用的砚,墓中出土的墨丸多达四千三百多。像这样使用研石的,都是用墨丸的。
墨丸用到什么时候才消失呢?明代陶宗仪说:
《辍耕录》明·陶宗仪
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渖耳。自后有螺子墨,亦墨丸之遗制。
陶宗仪这段话被明清人大量引用,但有点问题,因为现在考古发现,使用墨丸的时间早得多。但他说到「螺子墨」是「墨丸之遗制」,这是对的。
「螺子墨」在古诗文中常见,据说形状像一粒螺蛳。
西晋时,陆云给兄长陆机的信中说:
《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晋·陆云
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烟中人又疑此石烧之为烬乃成墨,非磨汁即成墨也。不知兄颇见之不?今送二螺。
「三台」就是曹操所建铜雀台、冰井台和金虎台,陆云游三台,见到曹操所藏石墨,数量巨大。有个说法是烧来用于「消复」,及消除灾难,恢复正常。
还说烧成灰大约就成墨了,不知道拿来磨汁就是墨。
陆云随信送哥哥「二螺」,「二螺」应该就是两块石墨。石墨本身没有螺形状,人工墨丸有螺子状,有学者认为「螺」应该理解为计量单位,因为当时普遍使用螺子墨,所以墨的单位以「螺」计,一块就是一螺,就像我们现在说两锭墨一样。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也讲到三台:
■北曰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又燃之难尽,亦谓之石炭。又有粟窖及盐窖,以备不虞。
从这一记录我们知道,曹操造三台用来储存战略物资,其中就包括了可以烧、可以写的石墨。所以说,一直到曹魏时期,还在使用石墨。
请注意曹操和钟繇是同时期的人,好朋友。陆机、陆云是西晋人,郦道元是北魏人,和曹魏都很近,所以这些记录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