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谋反是不是诸葛亮害的 诸葛亮为什么料定魏延会反(2)
魏延谋反是不是诸葛亮害的
子午谷奇谋
每次诸葛亮出征,魏延都会提一个建议,由他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袭长安,长安守将夏侯楙无能,必能一举而下。而诸葛亮则率大军,兵出斜谷,两军在潼关会合,直取洛阳。这一计策被称为“子午谷奇谋”。
如果魏延的计划成功,那么这就是不次于汉初韩信的不世之功,但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并没有采纳,而是采取更为稳健的办法,步步为营。
当然,受国力的限制,他最终并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目标。那么,诸葛亮应不应该接受魏延的建议呢?
通过研究三国时的地理形势,我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有可能成功。但是,诸葛亮拒绝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换做是我坐在蜀国丞相的位置上,也可能选择拒绝。
蜀国有十万大军,魏延只要求给他五千,这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这五千人马必须是精兵,不能是老弱幼残,而且五千精兵之外,至少还要有五千人最为军需补给只用,合计就是一万人马,占了蜀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而蜀国在三国之中,是实力最弱的一方,地方只有一个益州,无论是兵力、财力、人力都要弱魏一大截,所以诸葛亮手中的本钱,和曹魏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换句话说,因为本钱太少,所以诸葛亮冒不起这个险。正如赌本雄厚的赌徒,可以千金一掷,输了面不改色,而本钱很少的赌徒,必须小心翼翼,看准了才敢出手一次。
长安不是一座小城,而是一座高墙厚垒的大城,东汉末年还能做过京都,魏延以五千人去攻打这样一个大城,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守将夏侯楙是不是一个纨绔,这不好说,就算他无能,可谁又能保证他的手下之中,没有一个有见识的谋士呢?
退一步说,假如魏延真的打下了长安,也难以抵抗曹魏从洛阳方向源源不断派来的援军,孤城不守,这五千精兵最终仍旧有极大地可能全军覆没。而这是诸葛亮最无法接受的结果,对他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蜀国的人口就那么多。
因此,诸葛亮没有接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这当然导致了魏延的不满,他甚至私下里指责诸葛亮过于胆怯。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两人不和,更不能证明诸葛亮因此对魏延怀了报复之心,说魏延因此存了背叛之心。
魏延之死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解决了粮食运输的问题,他下定决心跟老对手司马懿打一场持久战,但他的身体却不支持他这么做,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
诸葛亮死之前,和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退军的事宜,在他看来,自己一死必然军心震动,而军中又没有能够与司马懿对抗的大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决定撤军。
他们商议的结果,或者说是诸葛亮的安排是,让杨仪和费祎率领大军撤退,让担任前锋统领的魏延断后,姜维次之,整个大军分三拨退回汉中。
这本是极为妥当的安排,但诸葛亮深知魏延的为人,也知道魏延心高气傲并不认为他自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所以又特别嘱咐说,“如果魏延不遵从命令,你们就带领大军自己退回去。”我想,诸葛亮安排“姜维次之”也是这个意思。
从诸葛亮的临终安排来看,他并没有任何针对魏延的意思,更没有设计诛杀魏延,反而特意嘱咐,即便魏延不听军令,也不要难为他。但他一死,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味。
当时诸葛亮的身边主要是杨仪和费祎,杨仪是丞相长史,相当于秘书长;费祎是丞相司马,相当于参谋长,两人是诸葛亮的左右手。这两人就计划先不发丧,等把大军撤回汉中,再宣布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商定之后,就由费祎去将情况告诉魏延。为什么是费祎去呢?因为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互为仇家。杨仪生性骄傲,看不起同僚,而魏延则是出了名的脾气不好,也是看不起其他将领。
巧的是,两人还互相看不起,于是经常吵架,有一次气得魏延拔出刀来想杀了杨仪,杨仪被吓得哭了出来。
诸葛亮本就为蜀中人才凋零犯愁,而两人都是人才中的人才,所以经常为他们调解矛盾。
虽然杨仪和魏延闹得很凶,但诸葛亮只要还活着一天,就足够压服得住,可这毕竟是个隐患啊。
对此,就连东吴的孙权都看得清清楚楚,孙权曾对蜀国的使者说过,“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费祎来到魏延的军营中,告诉了他诸葛亮去世的消息,然后传达了诸葛亮的遗令,大军撤回汉中,并让魏延断后。对此,魏延很不认同,他说,“丞相去世了,不是还有我吗?
国家的大计方针,不可能因某一人的死亡而变更。”魏延提出,丞相的棺柩,可以派人送回汉中或成都,军队应该留驻在五丈原,屯田、作战,继续与司马懿周旋,而魏延也坚信自己有能力打败司马懿。
对于断后的任务,魏延更不认同,他对费祎说,“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能替杨仪这种人断后?”
随后魏延把自己的作战计划,与分布军队的方案,说给费祎听,叫费祎回丞相行营,以丞相司马的身份,发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