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 岳飞的死和秦桧有关吗
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
小编为网友们解答岳飞的死和秦桧有关吗和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的介绍,很不错的经验小知识,建议收藏哦!
害死岳飞之后,秦桧的日子过得很风光,手握大权,把持朝政,就连宋高宗赵构都对他忌惮三分,一直到十四年之后,秦桧才病重不治而死。
秦桧伙同高宗,害死了岳飞
自南宋建立以来,朝廷中有分化出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秦桧是主和派的代表,而岳飞就是主战派的代表。
至于宋高宗,则表现得非常奇怪,他总是在两种态度之间不断摇摆,总的方针似乎是偏向议和,但偶尔在军事行动上却会给予主战派支持。
绍兴十年,金兀术亲统十万大军南下攻宋,但此番攻宋却连连接战不利。首先是在顺昌大战中,被刘锜大败,接着西路军与胡世将、吴璘等部相持,陷入泥潭,寸步难进。
而此时岳飞挥师北上,多次大败金军,先后收复了蔡州、陈州,王胜、王贵、张浚等部互相配合,也收回了很多地方。可以说,南宋对金作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高宗却下诏让各路大军班师,于是岳家军突然之间就成了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
尽管岳飞在之后又取得了郾城大捷、颍昌大捷、朱仙镇大捷,但却不得不放缓了前进的脚步。金兀术连战连败,龟缩于开封府,瑟瑟发抖,随时准备渡河北遁。
就在这个时候,高宗再次下诏让岳飞班师,岳飞上书争辩,“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措辞严峻。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闻岳家军班师,河北百姓无不痛哭失声。
此次回朝之后,岳飞雄心不再,向高宗提出了辞职,希望可以归田而居,但未得到高宗允许。第二年,在秦桧的主导下,南宋与金议和,而金兀术写信来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四月,岳飞被解除兵权;五月,岳飞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八月,岳飞被免职;十月,岳飞被诬陷谋反,被投入大理寺狱中。
面对审讯,岳飞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主审官何铸自觉无法再审,便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万俟卨对岳飞用尽酷刑,而岳飞宁死不屈。
十一月,宋金“绍兴和议”达成,而岳飞则被定为死罪,许多主战派大臣为岳飞求情,皆被罢官。已赋闲的韩世忠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十二月,宋高宗下诏将岳飞赐死,岳飞受“拉胁”之刑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其子岳云、部下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死后,秦桧权倾朝野
岳飞死后,上至高官,下至百姓,无不痛哭,而主和派秦桧等人却额手称庆,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
岳飞于1141年十二月被杀,第二年九月,高宗即加秦桧为太师,进封魏国公。十月,又进封秦、魏两国公。秦桧的养子秦熺也于这一年中了进士,为行秘书郎、秘书少监。
1143年,秦熺擢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提举秘书省,除翰林学士。最后做到知枢密院事,朝班位列其父之下,朝堂上更没有他人说话的份了。
绍兴和议既成,则意味着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那些所有曾反对过秦桧的人,都遭到了秦桧的疯狂报复。赵鼎被贬于潮州、王庶被贬于道州、胡铨被贬于新州,永不录用;曾开、李弥逊、张俊等也都先后被罢官。
可以说,只要是秦桧一句话,无论是朝中位居高位的宰相,还是普通的言官,都会遭到贬黜。得益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时留下的“不杀大臣”的遗训,众多正直之士才保住了性命。
除去打击政敌之外,秦桧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纵然一时得逞,但终究会为后世所不容,于是他让养子秦熺负责撰修国史,凡是不利于秦桧的记录,统统篡改或者焚毁,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秦桧连民间藏书也不放过。
凡是民间藏书众多的,皆以“藏野史以谤时政”的罪名,将其藏书没收、焚毁,绍兴陆氏、会稽王铚当时都是藏书大家,都被秦熺劫掠一空。王铚之子王廉清以死相逼,才保留下了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