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3)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2:24 来源:领啦网
导读: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景泰三年,朱祁钰又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他的皇后汪皇后极力反对他这样作,朱祁钰便废了汪皇后。又开始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刚始反对,朱祁钰便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景泰三年,朱祁钰又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他的皇后汪皇后极力反对他这样作,朱祁钰便废了汪皇后。又开始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刚始反对,朱祁钰便向大臣们行贿,最终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天不假人”,第二年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便有病死了,这对朱祁钰打击很大。后来朱祁钰又在床上使劲努想再生出个儿,可越努力越生不出来,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把身体也拖跨了得了重病。

这时候朝臣们便开始有了议论,有人提议复立太子朱见深,有人提议迎立外藩,也有提议还政于(T-S-H)。

这时奸邪之辈也在动了心思,石亨(将军,有兵权)、曹吉祥(太监,掌握锦衣卫)和徐有贞(文臣,有心机谋略)便凑到了一起,为争得拥立之功阴谋发动了“夺门之变”,迎立(T-S-H)朱祁镇复位。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提议杀于谦,朱祁镇刚开始不想杀于谦,说于谦有功,但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夺门无理由,就这样一代英雄如岳飞一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空留下《石灰吟》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朱祁镇刚开始忙乎着复位竟把朱祁钰忘了,十多天后才想起,结果造成二帝并立局面,慌忙取消朱祁钰帝号。二十天后朱祁钰病死(一说是被勒死),死时才二十八岁。

死后朱祁镇对朱祁钰恨之入骨,他下诏指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给个谥号“戾”,捣毁其寿陵,按亲王礼葬于西山。

直到侄子朱见深当皇帝十一年后才能给他恢复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到南明时期才被尊称为“明代宗”。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从这里我们看出,帝位之争是你死我活的,不存在任何幻想,自打朱祁钰当上皇帝,他和朱祁镇之间便是死结,即使朱祁钰让出了皇位也必然遭猜忌,除非朱祁镇死掉。

从另一方面讲,朱祁钰的皇位始终不稳,大臣们一直有人心怀(T-S-H),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跳出来。其实“夺门之变”非常容易,朱祁镇也是只坐等到了这一天,甚至有点没想到,朱祁钰若是有明成祖朱棣的毒辣手段,也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于谦太过于正直,一心为公,只为天下,明宣宗朱瞻基就说他是“只为天下,不为朱家”,可以说在当初拥立朱祁钰为帝之时,便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因此不肖于用任何权力阴谋手段,来维护他的利益,也不愿参与朱祁钰的皇权争斗,否则他完全有能力灭掉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伙,他是坐等灾难来临却无动于衷。

朱祁钰辩人不明,于谦不肖与小人为过,“南迁”提议者徐珵(徐有贞)只是换了个名字,便又能挤进了朝堂,还被委以重任,等把一颗(Z-D)放在身边。

石亨本就是不良之辈,于谦却始终将他委以重任,最后反被咬一口。明朝太监本是皇帝抗衡大臣的力量,手握锦衣卫、东厂势力,十分忠于皇帝,朱祁钰却没有牢牢把曹吉祥抓到手里,反而使太监反叛皇上,这在明帝中比较罕见。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最后再说一句,当朱祁钰听到起大朝的鼓声时问了身边太监一句话:“这是于谦吗?”,身边太监说是(T-S-H),朱祁钰说:“哥哥好!好!”。对这句话后来有很多种解释,一种是说朱祁钰自嘲,表示哥哥最终还是跳出来了。

一种说法是朱祁钰对于谦的不信任,害怕于谦篡位,当听说是(T-S-H)时便觉得天下还是姓朱的,因此说好。

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是朱祁钰的自嘲与无奈,问是于谦吗?是因于谦是首辅,是景泰一朝的群臣首领,除了皇帝只有他能敲起大朝的大鼓,当听是(T-S-H)时,知道自己防了一辈子的哥哥最终还是出来了,知道一切都没了,自嘲的说了声“哥哥好!”。

朱祁钰肯定也会对于谦不满,甚至忌惮,但他知道于谦不权臣,不会乱国。只是不满于谦一心为国,只谈公事,不愿与他一起合谋害死(T-S-H)。

因此,在一些私心事上宁愿于石亨交谈,也不愿与于谦讨论,这就是为啥在最后病时让石亨呆在身边的原因,才使石亨观察到自己病重,引起石亨争立拥戴之功的念欲,导致“夺门之变”惨祸的发生。

以上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的相关内容,供网友参考,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