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干什么用的 古代人用的如意真的是痒痒挠吗
如意是干什么用的
领啦网网为你介绍古代人用的如意真的是痒痒挠吗和如意是干什么用的的相关话题,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如意,中国传统的吉祥器物,常常被大家认为是古代的痒痒挠。而且,这几乎成了目前的共识。
当然,还有说如意是从大臣上朝记事的笏板而来,或者是从兵器而来,不一而足……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意真的不是痒痒挠。如意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听我细说。
痒痒挠也叫“爪仗”,贯休的画中可以看到它真实的样子
在讲述如意的功能之前,我们先把“痒痒挠”说清楚,才能真正分辨两者的区别。
痒痒挠,也叫爪杖、搔杖,俗名“不求人”、“老头乐”。元代陈栎的一篇小文《和不求人赞》,就是专门说这种工具的,其中称:“噫!虽不求人兮,未免求木奴之指。”
虽然不用求别人,但还是要求助于木奴的手指。木奴,就是木偶,木奴之指,就是木偶的手指。古时候,爪杖的形状就是一只完整的人手形状,并且有完整的五个手指。跟现在的痒痒挠差不多。
后背痒痒,自己手又瘙不到痒处,人也着急上火的难受,用爪杖作为手的延长,很轻松地就能伸到后背,挠到后背的痒处,解决了后背瘙痒难耐的大问题,也如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的爪杖,也就是平常可以买到的痒痒挠,是这样的:
现代人常见常用的痒痒挠
来看下古人画中的爪杖,如图:
日本高台寺藏 宋代摹本 贯休《十六罗汉图》中的“爪杖”,俗称“痒痒挠”
宋摹五代贯休《画十六罗汉图》局部,可以清晰看到爪杖头部一只手的形象 日本高台寺藏
这是保存在日本高台寺的一套中国宋代罗汉画中的爪杖的形象。上图是局部,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套作品名为《十六罗汉图》,原作者是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的贯休和尚,因为画家自己就是僧人,同时又是大画家,所以对僧人生活的理解不同于世俗画家,画出来的高僧,自有一种高古气象,面貌夸张,超群绝俗,且笔法坚劲挺拔。
所以,贯休画的十六罗汉像在当时名气极大,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都是有一笔的。贯休还流传下一部诗集《禅月集》,与唐代高僧寒山的《寒山子诗集》齐名,在文学史上也有一笔。
正因为贯休的罗汉画得好,各大寺庙都会请画家仿照贯休罗汉画的原作重新画一套,用作供奉,所以宋代以来,都有画家想办法复制罗汉图,这一套就是宋代重新绘制的作品,流传到日本,一直保存至今。
所以,画中的罗汉手中拿着的器物,必定是贯休那个时代,也就是唐末五代时期,至少是他之前的实物,而不大可能是他时代之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罗汉正在使用这件东西给自己后背抓挠痒处。
这不正是爪杖的本来作用嘛,所以,这件东西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功能这两个方面来说,肯定是爪杖,也就是痒痒挠无疑了,这没什么好争论的。
但是,不求人的痒痒挠,到底是不是如意,那可就不一定了。
同一套《罗汉图》中,同时出现了痒痒挠和如意,可见两者并不相同
让我们注意的是,正是在这同一套《十六罗汉图》中,同时出现了如意的形象,使得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这根本就是两种东西。如意就是如意,痒痒挠就是痒痒挠,而不能说如意就是原来的痒痒挠。
请看: